热门文章
热门推荐
关于咳嗽用参芪的讨论
关于咳嗽用参芪的讨论(来源于世中联舌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群)
张有和(澳大利亚悉尼):
to何宽其教授:
关于咳嗽用参芪,我有几点补充。1)咳嗽病人不论患病数日或数周,或是刚起病(如感冒并见咳嗽),只要主诉、舌脉有明确虚象者,第一天即应用补药。我有几例敏感咳喘病人,平时在家就预备了小青龙加黄芪等中药,嘱只要有感冒出现,当日即用上药。事实证明疗效好,及时控制了病情。2)使用黄芪30克,同时用干姜、细辛适量。当这些温补之药仍不见根本好转时,常须用人参10-15克。近两周有二例即是加人参后迅速痊愈。3)敏感者最好加过敏煎。如果对疗效担心,只用一剂,对者当日显效。
何宽其(厦门大学医学院):真真好经验!
张有和:经验证明,咳嗽处方对者,应当服用后半小时至一天明显收效。
何宽其:往往受早用补药闭门留寇思想的影响,不少医者治疗感冒咳嗽时比较忌讳用参芪,你的经验可以刷新这一认识。
邱超平(广州中山大学):今春治咳嗽十余例,均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减,一般当天即可取效。咳到睡不着的小朋友,当晚就可以安睡。无论是否表证,是否发汗。因为内伤咳嗽,春季肝旺,用桂枝汤平冲降逆,颇有效果。但少数病例不易收尾,考虑可能与正虚有关。须向张医师学习参芪用法。
江鸿儒(厦门中医):可继用麦门冬汤收尾。
邱超平:好的,有机会尝试,谢谢!
林逸飞:治病重在辨证論治,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对素有喘病的新感伤,用桂枝汤解肌祛风,调和营卫。加上厚扑杏仁,兼以宽胸利氣宣肺定喘,临床上见效甚快,江医生说的收尾不错的,我常用生脉散收尾。
张有和:
近期的两例:
男子拿处方来配中药,是咳嗽药加银花蛇舌草等;大约六剂后其咳更甚,求我诊治。我用治咳加干姜黄芪,药后改善,但四剂后停止不前,我让他加上人参精胶丸,每次五个,日二次。昨日来电话称:咳嗽已好。
另一例是妇女,我用咳嗽加温补中药,效果不错,但服过八剂咳又复夜间加重,这次我加白人参15克,病人不再有咳嗽的投诉(她说,平时吃寒凉食物会致身体不适)。
王彦晖(厦门大学医学院):好经验!虽然说有是证,用是药。但是外感病初期用药,我还是不太敢用补,还请多谈经验。
张有和:王教授:我有几例病者,知其虚寒体质,感冒初起也用黄芪。本人近半年有三次感冒咳嗽痰多,自己都感觉很虚弱,用大温补之后收效。近一次用人参15克后,大效。
姚帅(厦门燕来福国医馆):黄芪可宣肺,咳嗽当可用。
蔡建强(厦门水凉中医诊所):@姚帅-中国厦门-燕来福国医馆 黄芪宣肺,有待商议。个人更趋于黄芪补气,气行则痰行,既已无痰,肺宣发肃降正常,咳嗽自已。
何宽其:最近的经验,射干麻黄汤合升降散倒是治好难治性咳嗽。基于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。
姚帅:嗯嗯,黄芪宣肺是个人言论。 @蔡建强-中国-厦门思明水凉中医诊所。
何宽其:个人觉得,如果咳嗽患者有气虚,如疲乏无力,精神萎靡,脉虚或弱,当用参芪。
张有和:何宽其教授说得对。
蔡建强:赞同何宽其观点。
邱超平:我觉得黄芪提气为主。
王彦晖:党参和黄芪的关系,是二级火箭的关系,党参是第一级,健脾益气的基础,重在健脾。黄芪是第二级火箭,在党参的基础上再升提。
蔡建强:形象!
邱超平:所以我也觉得黄芪以提气为主,党参才是真正补气。黄芪提气以固表,所以玉屏风以黄芪提气,防风加强固表。
陈树平(福安市中医院内儿科):黄芪既然补气,肺气卫气同属气,应该可补,而补益卫气提升肺气达到宣通的作用也未尝不可!
梁嵘(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系):我体会党参重在健脾,黄芪重在益气。
邱超平:补是外来,提是自身。
陈树平:那宣呢?
邱超平:黄芪宣肺我无研究,应该与提气达表类似吧。
梁嵘:"益气"作用在不同的脏表现有别而己。
张有和:事实上,我是在用黄芪、干姜、细辛等温补药治咳嗽,疗效仍不满意时,才无奈用人参10-15克,取得极好疗效。
最早是位年轻人,用温补芪姜有效,但停药后又咳,加人参10克三剂而愈。
一位年近70的郭先生,咳约两月,常用温补仍不佳,加人参数剂而愈。
一位年约60的香港男士,咳数周,用温补效不佳,多次来诊让我心惊,加人参约八剂而愈。
20天前,我咳嗽痰多清稀,温补疗效欠佳,加人参15克后,当晚90%以上好效。
近两周又有两例,加人参后疗效满意。
各位不必当心,我们用人参治咳,一剂当天就知对否。明显改善即用得对。
梁雁鸿(马来西亚):@澳大利亚悉尼張有和 老师是用那种参?
张有和:中国人参(白、红)。
江鸿儒:我常遇久咳一二个月不愈,痰白少,舌淡苔白的用六君子汤加黄芪,五味子,的确效果很好。
崔闽鲁(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):五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。
王正和(福州):个人觉得黄芪跟桂枝一样,提气解肌固表,属于解表药,只可暂用。
江鸿儒:三个月前曾治一男患者,五十多岁,反复咳嗽半年,干咳无痰,咳时伴心动悸,早慱,呈阵发性发作。胸透未见异常,心电图见室早,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见心肌缺血,室早。院方建议住院进一步捡查。后来用中医诊治。初诊见干咳,呈阵发性发作,舌质淡红。投麦门冬汤十副症状稍減,但停药又如前。后据“心动悸,脉代结”。给炙甘草汤十四副诸症悉除。咳嗽除,心电图复查已正常。停药观察至今未再发作。
陈国鑫:这就是《素问》里面的心咳之状,也很棒。
江鸿儒:炙甘草汤症的心动悸,脉代结竟伴有干咳。以前未见到过。真是做到老学到老。这病人有医生诊断为变异性哮喘。也有诊断支气管小结。亦有诊断为过敏性咳嗽的。我是用伤寒论的汤症辨证,据“心动悸,脉代结”给炙甘草汤原方原量而得良效。三副后症状已大減。守方二周诸症悉除。
陈国鑫:炙甘草汤功用是益气补血,滋阴复脉,有时对肺结核所致的心悸怔忡,心律失常,属于气虚血少者,都很有功效。
黄献钟:临床上心律失常者常伴有咳嗽。因为深咳嗽本身也是纠正心率的办法之一。
江鸿儒:@黄献钟-厦门一医 以前多用于心律失常。@陳国鑫 用于咳嗽刚较少。
陈国鑫:你是说干咳吗?因咳是没有痰的。
江鸿儒:完全是干咳!
陈国鑫:脉结代证明与心脏呼吸系统有关,如若阴液足就会出现干咳也。
江鸿儒:是的。
林逸飞:心源性咳嗽、心源性哮喘,很常见的,不错!
张有和:

第一张病历是1999年,男性病人,有肺炎咳铁褐色痰,发热一周,处方第二行可见人参8克。此病人服药第三天体温39度多,其妻电话询问,我答可用阿匹林退烧。次日他家再来,诉昨晚病人感觉好,不想吃退烧药,半亱咳出浓痰后,体温已正常。此例共用12剂而愈。

第二个病历是西人,病后曾在美国、加拿大和悉尼看西医未见好转,处方上心中黄芪40克,两剂而愈,病人要我给他壮阳药,而嘱他服完另三剂。可见恰当使用参芪不致闭门留寇。
何宽其:赞!
林逸飞:赞!
胡奕淳(马来西亚槟城):赞!
曾大青(澳门):赞!
注:仅供参考
整理者:厦门大学14级邵奇
厦门大学何宽其
分享到:
收藏

上一篇:舌象研究对当前中医发展意义重大 下一篇:脑充血与脑贫血
相关链接
精彩推荐